裸眼3D屏
立面空间化
如果仅仅只是说立面变成了屏幕,那未免过于肤浅,屏幕的定义应当是二维屏幕时代的,面对3D裸眼屏幕,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新的说法——空间化。
不同于传统二维屏幕,三维屏幕除了3D裸眼技术外加入了刻意的设计,类似于出框、营造纵深感这样的操作不过只是些小技巧,真正的重头戏是屏幕呈现出的空间感。

▲Nexen 办公楼大堂屏幕墙/海浪 来源:网络
空间感,是上文所提的“营造日常中的非日常感”的重要前提。
从二维到三维,涉及到人的观看心态、观看思维的转化。在体验中,三维占据绝对的优势,屏幕、技术、视频三者合作营造出的空间感和出框感,空间让故事发生出现可能,出框则像是屏中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的一个短暂的接触面,虚拟和现实在某一瞬间产生交汇。

▲虚拟与现实的交汇 来源:网络
空间动态化
立面动态化则算是立面空间化的衍生。
从另一个层面来讲,立面走向动态化是必然的,从过去的古典美学立面到现代主义机械美学,到后来海报图片与电子屏幕,建筑静态的物质的美逐渐被动态的虚拟的视觉感受所取代。
▲虚拟视觉取代静态美 来源:网络
立面舞台化
当立面动态化后,那便具有更多的可能性,我们不妨借由一只猫的例子看下。
去年7月,东京新宿街头的广告屏里住进了一只巨大的三花猫,它体长近有10米,可能是因为体量太庞大了以至于它的“住所”显得略微逼仄,它的身体总是微微探出框外。它又时常打盹,总是滑倒,身为一只猫,它应有的平衡能力总是离家出走。它无聊时瘫下来注视前方,累了站起来探出头来,天黑了还会打哈欠。
▲新宿街头住进一只猫 来源:网络
在这只猫热度最高的时候,新宿街头的游客激增,观众们的手机镜头追随着猫的活动方向,有人会为了看猫猫卖萌,在新宿街头蹲一天,还有人专门跟随着猫猫的眼神方向,人和猫像产生了真正的对视感。

▲围观群众 来源:网络
素材来源:建筑师杂志




